• JavaScript 快速入门
    • 概述
    • 边读边尝试
    • 变量
    • 函数
    • 返回值
    • If
    • If/Else
    • JavaScript 数组(Array)
    • JavaScript 对象(Object)
    • 匿名函数
    • 链式语法
    • This
    • 运算符
    • 代码风格
    • 组合我们学到的知识
    • 继续学习
    • JavaScript Resources

    JavaScript 快速入门

    本文改编自 A JavaScript Primer For Meteor

    概述

    本文以介绍 JavaScript 为主,初学者掌握本文的内容后,将能够对 JavaScript 有大体了解,并且满足 Cocos Creator 的开发需求。

    JavaScript是一门充满争议的编程语言:它以 Java 命名,但实际上和 Java 毫无关系。JavaScript 的创造只用了10天时间,但在20年时间里却发展成世界上最流行的 Web 开发语言。如果为 JavaScript 今日的地位和流行程度找一个原因,那毫无疑问是容易上手的语言特性。当然,精通 JavaScript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但学会足够开发 Web 应用和游戏的知识却很简单,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编程基础,熟悉 JavaScript 语言特性不会花费你多长时间。

    另外,在使用 Cocos Creator 开发游戏时你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重复使用一些固有的模式。根据帕雷托法则(也叫二八定律),掌握一门语言的20%就足够你应付80%以上的情况了。现在就让我们来花最短的时间学习足够的 JavaScript 知识,以便我们开始使用 Cocos Creator 开发游戏。

    边读边尝试

    如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,那么你已经具备了全功能的 JavaScript 开发环境——我说的就是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!

    在本页面中读到的所有例子,你都可以把他们输入到浏览器的控制台里并查看运行结果,如果你不清楚怎么做,可以阅读如何在不同浏览器中打开控制台的指南。

    准备好了吗?让我们开始学习 JavaScript 吧!

    变量

    在 JavaScript 中,我们像这样声明一个变量:

    1. var a;

    保留字 var 之后紧跟着的,就是一个变量名,接下来我们可以为变量赋值:

    1. var a = 12;

    在阅读其他人的 JavaScript 代码时,你也会看到下面这样的变量声明:

    1. a = 12;

    如果你在浏览器控制台中尝试,会发现 JavaScript 在面对省略 var 时的变量声明并不会报错,但在 Cocos Creator 项目脚本中,声明变量时的 var 是不能省略的,否则编译器会报错。

    函数

    在 JavaScript 里我们像这样声明函数:

    1. var myAwesomeFunction = function (myArgument) {
    2. // do something
    3. }

    像这样调用函数:

    1. myAwesomeFunction(something);

    我们看到函数声明也和变量声明一样遵从 var something = somethingElse 的模式。因为在 JavaScript 里,函数和变量本质上是一样的,我们可以像下面这样把一个函数当做参数传入另一个函数中:

    1. square = function (a) {
    2. return a * a;
    3. }
    4. applyOperation = function (f, a) {
    5. return f(a);
    6. }
    7. applyOperation (square, 10); // 100

    返回值

    函数的返回值是由 return 打头的语句定义的,我们这里要了解的是函数体内 return 语句之后的内容是不会被执行的。

    1. myFunction = function (a) {
    2. return a * 3;
    3. explodeComputer(); // will never get executed (hopefully!)
    4. }

    If

    JavaScript 中条件判断语句if 是这样用的:

    1. if (foo) {
    2. return bar;
    3. }

    If/Else

    if 后的值如果为 false,会执行else 中的语句:

    1. if (foo) {
    2. function1();
    3. }
    4. else {
    5. function2();
    6. }

    If/Else 条件判断还可以像这样写成一行:

    1. foo ? function1() : function2();

    foo 的值为 true 时,表达式会返回 function1() 的执行结果,反之会返回 function2() 的执行结果。当我们需要根据条件来为变量赋值时,这种写法就非常方便:

    1. var n = foo ? 1 : 2;

    上面的语句可以表述为“当 foo 是 true 时,将 n 的值赋为1,否则赋为2”。

    当然我们还可以使用 else if 来处理更多的判断类型:

    1. if (foo) {
    2. function1();
    3. }
    4. else if (bar) {
    5. function2();
    6. }
    7. else {
    8. function3();
    9. }

    JavaScript 数组(Array)

    JavaScript 里像这样声明数组:

    1. a = [123, 456, 789];

    像这样访问数组中的成员:(从0开始索引)

    1. a[1]; // 456

    JavaScript 对象(Object)

    我们像这样声明一个对象(object):

    1. myProfile = {
    2. name: "Jare Guo",
    3. email: "blabla@gmail.com",
    4. 'zip code': 12345,
    5. isInvited: true
    6. }

    在对象声明的语法(myProfile = {...})之中,有一组用逗号相隔的键值对。每一对都包括一个 key(字符串类型,有时候会用双引号包裹)和一个 value(可以是任何类型:包括 string,number,boolean,变量名,数组,对象甚至是函数)。我们管这样的一对键值叫做对象的属性(property),key 是属性名,value 是属性值。

    你可以在 value 中嵌套其他对象,或者由一组对象组成的数组:

    1. myProfile = {
    2. name: "Jare Guo",
    3. email: "blabla@gmail.com",
    4. city: "Xiamen",
    5. points: 1234,
    6. isInvited: true,
    7. friends: [
    8. {
    9. name: "Johnny",
    10. email: "blablabla@gmail.com"
    11. },
    12. {
    13. name: "Nantas",
    14. email: "piapiapia@gmail.com"
    15. }
    16. ]
    17. }

    访问对象的某个属性非常简单,我们只要使用 dot 语法就可以了,还可以和数组成员的访问结合起来:

    1. myProfile.name; // Jare Guo
    2. myProfile.friends[1].name; // Nantas

    JavaScript 中的对象无处不在,在函数的参数传递中也会大量使用,比如在 Cocos Creator 中,我们就可以像这样定义 FireClass 对象:

    1. var MyComponent = cc.Class({
    2. extends: cc.Component
    3. });

    {extends: cc.Component} 这就是一个用做函数参数的对象。在 JavaScript 中大多数情况我们使用对象时都不一定要为他命名,很可能会像这样直接使用。

    匿名函数

    我们之前试过了用变量声明的语法来定义函数:

    1. myFunction = function (myArgument) {
    2. // do something
    3. }

    再复习一下将函数作为参数传入其他函数调用中的用法:

    1. square = function (a) {
    2. return a * a;
    3. }
    4. applyOperation = function (f, a) {
    5. return f(a);
    6. }
    7. applyOperation(square, 10); // 100

    我们还见识了 JavaScript 的语法是多么喜欢偷懒,所以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代替上面的多个函数声明:

    1. applyOperation = function (f, a) {
    2. return f(a);
    3. }
    4. applyOperation(
    5. function(a){
    6. return a*a;
    7. },
    8. 10
    9. ) // 100

    我们这次并没有声明 square 函数,并将 square 作为参数传递,而是在参数的位置直接写了一个新的函数体,这样的做法被称为匿名函数,在 JavaScript 中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模式。

    链式语法

    下面我们介绍一种在数组和字符串操作中常用的语法:

    1. var myArray = [123, 456];
    2. myArray.push(789) // 123, 456, 789
    3. var myString = "abcdef";
    4. myString.replace("a", "z"); // "zbcdef"

    上面代码中的点符号表示“调用 myString 字符串对象的 replace 函数,并且传递 az 作为参数,然后获得返回值”。

    使用点符号的表达式,最大的优点是你可以把多项任务链接在一个表达式里,当然前提是每个调用的函数必须有合适的返回值。我们不会过多介绍如何定义可链接的函数,但是使用他们是非常简单的,只要使用以下的模式:something.function1().function2().function3()

    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接到一个初始值,调用一个函数,然后把函数执行结果传递到下一环节:

    1. var n = 5;
    2. n.double().square(); //100

    This

    this 可能是 JavaScript 中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概念了。

    简单地说,this 关键字能让你访问正在处理的对象:就像变色龙一样,this 也会随着执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。

    解释this 的原理是很复杂的,不妨让我们使用两种工具来帮助我们在实践中理解 this 的值:

    首先是最普通又最常用的console.log() ,它能够将对象的信息输出到浏览器的控制台里。在每个函数体开始的地方加入一个console.log() ,确保我们了解当时运行环境下正在处理的对象是什么。

    1. myFunction = function (a, b) {
    2. console.log(this);
    3. // do something
    4. }

    另外一个方法是将 this 赋值给另外一个变量:

    1. myFunction = function (a, b) {
    2. var myObject = this;
    3. // do something
    4. }

    乍一看好像这样子并没有什么作用,实际上它允许你安全的使用myObject 这个变量来指代最初执行函数的对象,而不用担心在后面的代码中 this 会变成其他东西。

    运算符

    = 是赋值运算符, a = 12 表示把 “12” 赋值给变量 a

    如果你需要比较两个值,可以使用 ==,例如 a == 12

    JavaScript 中还有个独特的 === 运算符,它能够比较两边的值和类型是否全都相同。(类型是指 string, number 这些):

    1. a = "12";
    2. a == 12; // true
    3. a === 12; // false

    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都推荐使用 === 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值,因为希望比较两个不同类型但有着相同值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。

    下面是 JavaScript 判断两个值是否不相等的比较运算符:

    1. a = 12;
    2. a !== 11; // true

    ! 运算符还可以单独使用,用来对一个 boolean 值取反:

    1. a = true;
    2. !a; // false

    ! 运算符总会得到一个 boolean 类型的值,所以可以用来将非 boolean 类型的值转为 boolean 类型:

    1. a = 12;
    2. !a; // false
    3. !!a; // true

    或者:

    1. a = 0;
    2. !a; // true
    3. !!a; // false

    代码风格

    最后,下面这些代码风格上的规则能帮助我们写出更清晰明确的代码:

    • 使用驼峰命名法:定义 myRandomVariable 这样的变量名,而不是 my_random_variable
    • 在每一行结束时写一个;,尽管在 JavaScript 里行尾的; 是可以忽略的
    • 在每个关键字前后都加上空格,如a = b + 1,而不是a=b+1

    组合我们学到的知识

    以上基础的 JavaScript 语法知识已经介绍完了,下面我们来看看能否理解实际的 Cocos Creator 脚本代码:

    1. var Comp = cc.Class({
    2. extends: cc.Component,
    3. properties: {
    4. target: {
    5. default: null,
    6. type: cc.Entity
    7. }
    8. },
    9. onStart: function () {
    10. this.target = cc.Entity.find('/Main Player/Bip/Head');
    11. },
    12. update: function () {
    13. this.transform.worldPosition = this.target.transform.worldPosition;
    14. }
    15. });

    这段代码向引擎定义了一个新组件,这个组件具有一个 target 参数,在运行时会初始化为指定的对象,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每一帧都将自己设置成和 target 相同的坐标。

    让我们分别看下每一句的作用(我会高亮有用的语法模式):

    var Comp = cc.Class({:这里我们使用 cc 这个对象,通过点语法来调用对象的Class()方法(该方法是cc对象的一个属性),调用时传递的参数是一个匿名的JavaScript 对象{})。

    target: { default: null, type: cc.Entity }:这个键值对声明了一个名为 target 的属性,值是另一个 JavaScript 匿名对象。这个对象定义了 target 的默认值和值类型。

    extends: cc.Component:这个键值对声明这个 Class 的父类是 cc.Component。cc.Component 是 Cocos Creator 的内置类型。

    onStart: function () {:这一对键值定义了一个成员方法,叫做onStart,他的值是一个匿名函数。

    this.target = cc.Entity.find(':在这一句的上下文中,this表示正在被创建的 Component 组件,这里通过 this.target 来访问 target 属性。

    继续学习

    这篇简短的教程从任何角度上说都无法代替系统的 JavaScript 学习,但这里介绍的几种语法模式已经能够帮助你理解绝大部分 Cocos Creator 文档和教程中的代码了,至少从语法上完全可以理解。

    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通过实践学习,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跟随教程和文档学习在 Cocos Creator 中开发游戏了!

    JavaScript Resources

    以下是 JavaScript 的一些入门教程:

    • JavaScript标准参考教程
    • JavaScript秘密花园